成為主管職後,第一個明顯的改變就是寫 code 時間急遽減少,一部份是因為多了管理的任務,另一部份就是多了很多會議要開。
開會本身沒有很難,只要一群人聚在一起,討論一個議題,得出某個結論,好像就可以了!?
但有待過不同公司,甚至只要是不同團隊就會發現,每個團隊的會議都略有不同,有些有 timer 有會議記錄,而有些則是人直接走過來跟你說聲 「現在有空開個會嗎?」
也正是因為透過很多種方式都可以達成開會的目的,所以反而沒有一個方式可以去「評量」一場會議的好壞,導致許多會議雖然有得出結論,但曠日廢時。
如果你覺得某場會議浪費時間,那大概有以下幾種情形:
比如開完第一場會得到結論,打算明天第二場會討論相關事項,結果我到第二場會,才想要推翻前次會議結論
比如人很多的會議,大家都很有想法,我不發言應該沒差吧?結果會後要執行的時候,認真思考細節才發現,我其實很多地方不同意。
比如討論經費申請,想得到的結果是明確的經費申請流程,如果沒有跟大家同步會議主軸,很容易會討論到「哪些經費可以申請」、「公司是否願意補助社團」等,慢慢偏題出去。
比如討論員工旅遊,沒有規定時間也沒 timer,很容易一開始先花很多時間確定旅遊地點,然後討論交通方式的時候就大家腦力耗竭。
比如大家在會議中一致覺得知識共享很棒,決定要成立讀書會,但沒有指派人,導致 A 覺得 B 會做,B 覺得 C 會做,最後大家都沒做,過兩個月被上級盯了,又再開一次同樣的會議
雖然沒有方式可以幫會議「評分」(比如: 這場會議很棒價值98分),但有許多良好的習慣或制度,可以幫助提升會議的效率,從會議前、會議中到會議後都可以應用。
如果真的需要評分量化,或許可以計算以下這些好習慣的達成率有多高。
目標最好是一個可以明確說出「是否達成」的描述。
讓每個人預先知道有多少時間,埋入心中,開會時會更加專心
如果考量到每個參與者的時薪,就會知道不該把所有人都抓來開會
最糟的就是人直接走過來說聲「現在有空開個會嗎?」
會議主持人要硬起來!靈光一閃是難免的,但可以先記錄下來,另外開一場會議來討論
愈有限的時間,才愈會針對重點討論。
試想員工旅遊會議只剩下 5 分鐘,該討論「如何找到合適的遊覽車司機」,還是「每個與會者的工作項目」?
有些成員偏內向,不願意在大家咭哩括啦的時候提出自己的看法,就需要特別 cue 一下
在會議結束前可以再跟大家 recap 一下,會議結論與每個人負責的項目。
我個人認為,會議「前」 做的準備,是提升整場會議效率最重要的一步。
其實就跟寫 code 一樣,寫程式碼之前要先思考架構,考慮會遇到什麼問題,並畫出設計圖。
如果說是 80/20 法則的話,那 80% 的時間都拿來做「寫 code 前準備」是比較明智的,畢竟,雪球從山頂滾下來,角度只要偏離1度,滾到山下可能就差幾百公尺了。
同樣的道理,如果開會前的準備不夠充分,很容易就導致會議結果不如預期。